A股特别提示(9-15):商务部对美产模拟芯片反倾销立案,美企低价倾销冲击中国市场
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。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,相关美国生产商分别是德州仪器、ADI、博通、安森美,初步证据显示,申请调查期内,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下降,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%以上,申
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。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,相关美国生产商分别是德州仪器、ADI、博通、安森美,初步证据显示,申请调查期内,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下降,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%以上,申
当地时间9月12号,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(BIS)发布公告,制裁了23家中国实体。其中,13家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相关企业,3家涉及生物技术领域,另有多家覆盖航天、工业软件、物流和供应链等行业。
2022至2024年,美国进口的通用接口芯片进口量累计增长37%,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%,而栅极驱动芯片的降幅更是达到了55%。
决定从2025年9月13日起,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开展反倾销立案调查。
2025年9月13日,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对美国出口的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,同时针对美国限制中国集成电路的歧视性政策发起专项调查。这发生在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前的关键时刻,美国刚对中国的芯片产品加征关税并禁止中国芯片进入美国市场。中国这次出手既在意料之外,也在情
商务部近日正式宣布,针对原产于美国的特定类型模拟芯片产品,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程序。此次调查源于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正式申请,该协会指出,美国多家芯片制造商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。
近几年,美方一直在想方设法阻挠我们大陆芯片发展,从把华为及其子公司加入“实体清单”后,陆续将中芯国际、上海微电子、长江存储等上千家中企加入实体清单。
当美国芯片巨头还在琢磨怎么用"技术霸权"卡别人脖子时,中国商务部突然甩出一张反倾销调查令——9月13日,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正式立案调查!这事儿看似只是个普通的贸易举措,实则是中国在全球芯片博弈中打出的一记"精准重拳"。别以为模拟芯片不如CPU、GPU惹眼,
商务部这记“组合拳”,直接把美国模拟芯片产业逼到了墙角。您可能会说,芯片这事儿不新鲜啊,不就是那些光刻机、5纳米、7纳米的热闹吗?跟咱老百姓有啥关系?哎,您还真别这么想。这事儿,往小了说是贸易救济,往大了说,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科技博弈中,下出的一步“活棋
中方对美产模拟芯片发起调查,这是一个转折点,不再是被动等待制裁,而是开始反击了。被调查产品描述和主要用途为:相关模拟芯片中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(CommodityInterface IC Chip)和栅极驱动芯片(Gate Driver I
根据江苏省半导体提交的申请文件中,我们看到一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,为了打压我国半导体的发展,美国的4家美国企业德州仪器、ADI、博通、安森美。从2022年到2024年采取低价倾销的模式,向我国出口了将近40亿颗40nm的模拟芯片,倾销幅度高达300%以上,占领
9月13日,商务部一则公告在半导体圈炸了锅——正式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。这事的起因,是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7月23日提交的申请,协会手里握着实打实的数据,直指美国四家芯片巨头搞低价倾销。
9月13日,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。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,相关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,分别是德州仪器、ADI、博通、安森美。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,申请调查期内,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
美国东时间2025年9月12日,美商务部宣布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“实体清单”。这次美国商务部泛化国家安全、滥用出口管制,对半导体、生物科技、航空航天、商贸物流等领域多家中国实体实施制裁。假借维护国际秩序和国家安全之名,行单边、霸凌主义之实,将一己私利凌驾
就在市场准备迎接一个平静周末时,商务部官网连续挂出四份重磅公告,如平地惊雷,瞬间引爆了整个科技和财经圈。
近年来,光伏行业“内卷式”竞争不断加剧,部分企业通过虚标功率、低价倾销、低质竞争扰乱市场,导致产业“增产不增收”“增收不增利”“赔本赚吆喝”,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和安全风险突出。
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8月末,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222亿美元,较7月末上升299亿美元,升幅为0.91%。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,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,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。